山西兴县红峪村元至大二年壁画墓
画面上方题记∶
最早见于元周德清《中原音韵》》,元盛如梓《庶斋老学丛谈》卷中下,收录文字略有差异,曰∶
1. 墓葬的年代
枯藤老树昏鸦,小桥流水人家,古道西风瘦马,夕阳西下,断肠人在天涯。
三 结 语
墓葬壁画中题记较多,成为研究当时社会历史状况非常重要的史料。墓室西壁题记内容应源自元代马致远【越调。天净沙】《秋思》,世传马致远所作《天净沙·秋思》一般为:
山西兴县红峪村元至大二年壁画墓
北方士友传沙漠小词三阀,颇能状其景:瘦藤老树昏鸦,远山流水人家,古道西风瘦马,斜阳西下,断肠人去天涯。
选自《文物》2011年02期,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、山西省考古研究所、山西博物院
一 墓葬位置及形制
其构造方法是先从坡面向下挖出一个近似直筒状的土坑和斜坡墓道,然后在坑内以较规整的石板砌筑墓室和墓顶。墓门外以条石砌拱券甬道,再以石板封门,最后填土掩埋。
墓主人所藏帽子的实物在大同冯道真、王青墓中亦有出土,是一种藤帽。《事林广记》插图也有与此形制相同的帽子,戴这种帽子的主人应该是有一定身份的官吏。另外,墓葬倚柱壁画描绘的是当时广为流传的二十四孝中的四个故事,"孟宗哭笋"、"蔡顺分椹"、"时礼涌泉"和"黄香扇枕"。"时礼涌泉"这种表述在二十四孝中从未出现过,但通过画面可以推断是"姜诗行孝"的故事。从题记可知墓主人夫妇为武庆和景氏,结合孝悌故事及其他信息推测,他们应是富庶的汉族地主或小官吏。
文章来源:《科学技术哲学研究》 网址: http://www.kxjszxyj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622/538.html